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高中语文》题

2019-12-25 13:00:00 | 来源:考生回忆及网络

二、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一)

案例:阅读《边界望乡》教学后的说课片段和课文原文,完成第16題。

高二选修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欣赏台湾诗人洛夫的现代怀乡诗《边界望乡》。基于本诗大量化用古典意象和诗勺的艺术特点,我首先向学生解释化用的概念;然后,以诗中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为例,示范讲解化用之妙;之后,我要求学生釆用小组探究、集体研讨的方法,按照借用——变形——效果的步骤提示品味末诗句,体会代用带来的既熟悉又新鲜的阅读感受,深入理解诗人复杂的乡愁滋味。学生有一定的古代诗歌阅读基础,经过我的示范分析和学生的探究研讨,他们很快发现诗人还化用了杜鹃、白鹭、鹧鸪、清明时节雨纷纷”“牧童遥指杏花村等古典意象和诗句抒写乡愁。由于我对鉴赏步骤提示明显,学生很清楚应该完成哪些任务。

在赏析而这时/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时,一个学生说:诗中水田白鹭的意象,首先使我联想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漠漠水田飞白鹭的美景及其自由祥和的意境。诗人用惊起/又猛然折了回来描述水田白鹭,打破了画面的宁静祥和,表达了诗人沸腾的情感。意识对自由往返故土的强烈渴望,二是与故乡咫尺天涯的无奈和苦痛。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发言高潮迭起。我适时点拨引导,带领学生从化用理解诗歌语言的丰富意蕴,体味诗人乡愁滋味,为接下来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丰富内涵这一教学难点奠定了基础。

边界望乡

洛夫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喷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161)请简要说明教师在说课稿中引用学生发言的意图。(10分)

2)请简要评析教师在本课中的学法指导。(10分)

(二)

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第17-18题。

扶不扶

摔倒的老人扶不扶,成为马年春晚小品的创作内容。演员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博得满堂采,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施以援手,扶起摔倒的老人,这本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而今却成了两难选择——扶,还是不扶。

网上关于扶不扶的投票调查显示,只有很少选择肯定会扶,更多的人选择了不好说。网上还有帖子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这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这关。究其成因,彭宇案层出不穷,农夫与蛇的故事不断上演,伤害了人们的善心。

人们感到困惑,好像站在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是助人为乐,但你可能因善举而被讹诈,面临家属、官司、赔款纠缠。另一条路是回避风险,选择视而不见,绕路而行。可是,后者虽不想引火烧身,却又感到良心不安。小品《扶不扶》中,扶人者拿出手机拍照以自证清白的桥段,引发观众真真大笑,但这笑声中隐藏着多少悲哀呀!近日看到了一则新闻《奔驰大叔路遇倒地女子先拍照取证再扶人》,开奔驰的大叔说,做好事要懂得保护好自己。这不正是善良的人的无奈之举吗?

扶不扶摔倒的老人似乎是个道德问题。如果要人们毫不犹豫地扶起摔倒的老人,道德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社会的医疗保障,消除摔倒老人讹诈的动机;更需要法制建设,给反咬一口的恶人以应有的惩罚,保护每一个行善的好心人。让公平的社会保障,惠及每一位公民;让正义的法治,为人们的良知保驾护航。我相信,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的人会也来越多!

17请从第①③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段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8分)

18请指出该习作在论证方面的两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12分)

三、教学设计题。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三)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9-21题。

课文原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选秀教材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向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

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19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分)

20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0分)

21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对的【研讨与练习】。(25分)

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