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7 08:00:00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二、科技实务题
请根据给定材料(材料2),按照每道题的作答要求作答。(40分)
问题:
1.请根据资料1(材料2中的资料1),分析2012年全国废水及主要污染物的同比变化情况,并对下一步污染治理的重点提出简要的意见和建议。
2.绘制一张“2012年重点工业行业废水排放情况表”,全面、准确反映资料2(材料2中的资料2)的所有信息。
三、材料作文题
请阅读给定材料(材料3),按照作答要求作答。(60分)
请参考给定材料材料3),围绕“探索、发现与洞察力”这一主题,结合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证充分,字数800—1000字。
2015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解析)
1、参考答案:
1.该句表述错误。由第二段可知,“隐形海洋”里的水可能是存在于林伍德石中的水分子。但是,由第三段可知,林伍德石只是可能大量存在于地幔中,并不是确定性的说法,所以该句偷换语气,表述错误。
2.B
【解析】对应文章的第六段,由“美国的研究人员还在实验室中合成上下地幔过渡带中存在的林伍德石,当模拟地下660公里深处的高温高压环境时”可知,美国研究人员使用的林伍德石来自于实验室的合成,对应B项。易混项为A,“林伍德石”原本可能来自于“地球地幔”,但在实验中,并不是自然得来的,而是后天合成的,故排除A项。
3.ABCD
【解析】对应文章第三段,“林伍德石是一种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介于525~660公里间的地幔)产生的矿物,能将水合物包含于其结构中。1969年,这种矿石首次在Temham陨石中被发现,且被认为很有可能大量存在于地球地幔中”,由此定义可知,A、B、C、D四项均表述正确。
4.
(1)局部的现象不能代表整个地幔过渡带圈层均存在“隐性海洋”。(2)林伍德石含水可能是一个局部特例。(46字)
5.
摘要:(1)最新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隐形海洋”,为“地表水从地球内部渗透出来的观点”提供了新证据。“隐性海洋”位于地幔过渡带,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林伍德石中。(2)研究人员通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降低、以及实验室模拟合成林伍德石高温高压释放水分子论证......
注:试题来源于网络及考生回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