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2025年3月29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笔试试题

2025-03-30 10:00:55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③事实上,这种情形已部分实现在互联网上。人们的互联网身份不一定依赖于视觉特征,而是可以用虚拟的面孔进行不同身份的扮演。由此,“终端身份”的概念开始出现,这意味着人们可以自由创作主体角色,该角色即为用户的“面具”。不同于无法选择的肉身面貌,终端身份的选择既可被视为最真实的人格表现,也可被视为社会的某种真实写照,它反映了当下人类面临的现实。

④在国外的一档真人秀节目中,选手互不相见,只通过特别设计的社交软件沟通,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身份、性别、姓名、职业、年龄等都任凭选择,整季节目人气最高的选手将赢得巨额奖金。耐人寻味的是,最受欢迎的一位“漂亮女性”是由男选手扮演的。他借用女友照片虚拟身份和经历,成为不少男选手的梦中情人,也成为一些女选手的好闺蜜。大家对他的身份毫不怀疑,深深沉醉在他塑造的完美角色当中。

⑤这是否意味着,当身体的界限不再存在、面孔可以随意更换,我们有机会去寻找更完美的自己?其实,许多哲学家、科学家和科幻小说家都已经设想过这种超人类主义的未来——主体彻底摆脱自然的掌控,完全的意识数据化,抛却沉重的肉身,迎来一个新天地。后现代女性主义学者哈拉维认为,超越自然躯体,由数字/机械组成的“电子人”不仅能够构建一个多元的、界限模糊的社会,更可能改变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电子人”摧毁了所有现代社会所熟知的确定之物,设想一个没有性别、种族、年龄、具体面容的场景,充分发扬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创造以差异、多元为基础的自由世界,而人们渴望进入这种不被差异束缚的世界。

⑥但人类面容在数字洪流中全面消失的年代真的是完美的吗?

⑦当数字面孔和真实面孔同时存在的时候,它们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有时候数字面孔甚至并不需要实体,并不以一张实际的脸为参照,而是由各种各样的数字元素构成。换句话说,当数字技术制造出可以模拟生命的面孔时,如何定义人类的身份成为了新的难题。毕竟在未来的虚拟世界中,和AI或是电脑另一端的人说话,似乎也不会有多大区别。也许,数字技术正在以一种看似温和、娱乐的方式取代人类,或者说,我们无法确定在纯粹数字时代存活的到底是不是人类。

⑧这种看似危言耸听的说法并非毫无道理。可编辑的面孔固然能够为人类带来自由,但在社交平台中,我们常看到很多技术处理过的面孔非常相似。随着“标志性面容”被复制到更多人脸上,这副面容获得了永生,身体却逐渐失去了它的特征。这时的身体既不是内在生命的反映,也不存在独一无二性,它以无限复制的方式克服了死亡,也因此失去了美感。

96.在数万年间,我们的身体都因它的非人工性而体现为自然的结果,身体的性别、身体与自然之间的区分是纯粹的、不可侵犯的。在此基础上,文化建构身体的各种观念不可撼动。但如果身体的确定性消失呢?如果我们以数字面孔交流,不断编辑和改写自己的身份呢?

将这段文字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A.①之前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⑥⑦之间

97.文中用国外真人秀节目举例,最主要的意图是( )。

A.解释互联网用户人格角色的主要特征

B.批判“终端身份”对于人际交往的价值

C.探索个体角色“真实”和“虚假”之间的界限

D.展现“终端身份”数据化对超越身体束缚的意义

98.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有些科幻小说家倾向于对摆脱身体的数据化意识持正面态度

B.国外真人秀节目从侧面说明在现实交往中女性比男性更受欢迎

C.“身体技术说”认为身体是人的最天然的技术对象,不应被改造

D.哈拉维认为文化、经济背景可通过特殊符号加之于身体并表现出来

99.下列符合作者态度的是( )。

A.对数字时代人类身份的确定性表示担忧

B.认为随意改造数字面容让人际交流不再坦诚

C.警醒人们改造身体可能导致美的唯一性的丧失

D.认为抛弃肉身有利于建立差异、多元的自由世界

100.下列最适合做本文关键词的是( )。

A.真人秀、模拟生命、数字时代

B.数字技术、电子人、社交平台

C.虚拟肉身、后现代、科幻小说

D.终端身份、虚拟世界、互联网

 

注: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及网络,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