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2022年10月29日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试题

2022-10-30 14:35:46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

美术课上,李老师指导学生画月季花。她在教室里巡视时发现晓宇把月季花涂成了咖啡色。

“老师,我的花漂亮吗”,晓宇问道。

“你见过这种颜色的月季花吗?还漂亮……来,来,你看看别的同学是怎么涂的。你看,人家都涂的是白色、黄色、粉红色、大红色。多漂亮,多好啊!现在知道该怎么涂了吗?”边说着,李老师边随手指了下旁边几位学生。晓宇愣愣地看着老师,难过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晓宇捧着一束用丝绒制作的咖啡色月季花来到教室。同学们叽叽喳喳议论着,“哇,真有咖啡色的月季!”“好漂亮呀!”……

美术课代表去办公室取作业本时,兴高采烈地跟李老师说:“老师,晓宇还真的带来一束咖啡色的月季花。”李老师打算去教室一探究竟。

一进教室,李老师就看到几个同学正围在晓宇的座位旁议论着那束“特别”的月季花。

李老师缓缓地走过去说道:“这花是假的!”

“老师,那假的就不能画吗?”晓宇追问道。

李老师:“当然不是。”

“那为什么就不可以画我家里的咖啡色月季花呢?”晓宇反问道。

此时,李老师生气地说:“怎么就不开窍呢,看来你还真是没有画画的天赋。”转身离开了教室。

30、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材料】

我班上有两个个头相近,名字读音相似的女生。一个叫梁钰,爱好跳舞,但学习基础不太好;一个叫杨瑜,擅长书法,除数学外,其他功课都很优秀。梁钰一直把自己成绩不好归结为记忆力差。但经我的观察与分析,一是她学习方法不对,二是不能持之以恒,对此,我给她提出了建议。一开始,梁钰还按我的建议去学习,非常有劲头,但坚持不到半学期就松懈了,总说自己跳舞忙,学习刚有一点儿起色,又退步了。

对杨瑜,我也和她一起分析了数学学习问题,提出了建议。自此,她主动找老师和数学成绩好的同学请教,数学学习进步很大,这让杨瑜非常开心,对学好数学也有了信心。

期中考试后,我在班会上进行小结,我准备这样表扬杨瑜:“杨瑜,老师发现你是一个能够自我反思、积极进取的孩子,我为你的进步而高兴。但你也要知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

但由于我的口误,把杨瑜说成了梁钰,说完后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我才意识到自己粗心大意了,想改口又怕伤了梁钰的自尊心。我干脆将错就错,又补充了一句:“梁钰,学习贵在坚持,你能坚持努力吗?”梁钰羞涩又略带惊喜地说:“嗯嗯嗯,好好好!”接着,我又对杨瑜的表现进行表扬。这次班会后,梁钰在学习上有了变化,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

31、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材料】

“美学”这个词,最初是一位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造的。1750年,他以这个词为书名,发表了他的巨著《美学》第一卷。美学这个学科从此有了名称。但是,我们不能说,鲍姆加登定了一个名字,就有了一门学科。命名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往这个学科里填内容。

那么,在美学这个学科形成之前,还有没有美学?对此,朱光潜在他晚年的著作《美学拾穗集》里,作出了这样一种区分:“美学”与“美学思想”。他认为,1750年鲍姆加登的《美学》这本书出版后,“美学”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此前的美学,可称为“美学思想”。

这样一来,我们就区分了两种意义上的美学,一种是一批美学专门研究家研究的,具有着高度哲学意味的,对美的性质、美感本质、艺术概念的分析等问题进行理论阐释的专门学科;另一种是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关于美和艺术的一些论述。

除了以上两种美学的区分之外,在当前更加需要关注的,是这样的一种区分。我们常常说,某位作家通过他的作品,展现了某种美学追求;某位画家的作品,在美学上独树一帜;某位音乐家的作品,给人以美学上的震撼。这里对美学的用法,对不对?过去,美学家们常常忽视这些用法,认为这不过是一些人乱用词而已。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普通大众都有美学观念、思想、追求和品味,这是一种生活中的“半美学”,特别应该得到美学专门研究者的关注。

在生活中,美和对美的感受,是无所不在的。人在对世界的感知中,受自己的教养、知识和经历的影响,因而有着不同的趣味,这种趣味决定了人在感知时的选择性,以及对感知对象的内在反应。在这方面,艺术家与普通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由于自己的教养、知识和经历,形成了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美感倾向,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艺术风格。同时,在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种文化之中,也有着一些占据着主导性的美感倾向。这些倾向具有流动性,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一些敏感的艺术家能够先知先觉。依据这样的感觉,他们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反过来,他们的作品又影响并推动了一个时代、社会和文化的普遍感觉。这种流动着的东西,其实是美学的精髓,是活的美学,是美学的生命力所在。美学家们应该捕捉这些。

我们常常听说,美学过时了。其实,过时的是我们做美学的方式,而不是美学本身。美学是一种理论,它要保持理论的品格。但同时,它要“接地”,接触实际。美学的生长基础,是大量“半美学”的实践、思考和论述。这包括对古代“美学思想”的吸纳,也包括对当代作家和艺术家“美学思想”的吸纳。从这些“美学思想”中来,又推广到作家艺术家那里去,这样的美学,才是有生命力的美学。

在当代,发展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文学出现了繁荣,但在文学中追求什么却成了问题。在市场驱动下,美与崇高的性质、史诗品格、雅俗分寸的把握、美善关系、文学的教育责任等变得模糊了。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一些先锋艺术中,对新的追求失去了根本,走在标新立异的路上。另一些艺术,例如通俗艺术中,美的维度失去了,变得粗野和恶俗。城市建设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困惑。人们总是指责“千城一面”,但反“千城一面”却又陷入到对怪异建筑的追求和比拼之中。怎样走出这个怪圈?这已经化成为一个理论问题,等待着美学研究者的参与。还有,怎样形成和培养生态美学观,怎样形成一种符合生态的生活美学观?由此看来,这个时代有着巨大的对美学的需求,这是美学发展的契机。广大美学家要包容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对事物进行美的感受和评价这一独特的维度,把握大量的“半美学”,整理出来,形成理论,以此保持与现实的对话关系,使美学重获活力,找到发展的源泉。

(摘编自高建平《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32、(1)从美术发展史来看,鲍姆加登的《美学》有什么贡献?请根据文章,简要概括。(4分)

2)文章提出并强调的“半美学”,有什么意义?简要分析。

三、写作题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世纪50年代,王利器在人民出版社工作,担任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的责任编辑。王利器参考自己的《文心雕龙注新书》,将《文心雕龙注》订补了将近500条注文。范老完全同意,并提出著作应同署他们两个人的名字。但王利器认为这是自己的分内事,坚辞不允。

33、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注: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及网络,仅供参考!

附件下载
2022年10月29日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