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公招

2018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小学)

2018-12-31 08:30:00 | 来源:考生回忆及网络

21、某校组织学生到公园参观,教师事先反复强调注意事项和纪律,学生王某(11岁)对教师的强调置之不理,自行攀爬公园内标有“禁止攀爬”告示的假山,结果导致骨折。王某的骨折应由(  )。

A.学校负责,因为教师没尽到管理职责

B.王某负责,因为他违反了纪律

C.学校负责,因为是学校组织的活动

D.学校和王某共同负责

22、某小学教师张某课间休息时在教学楼道内吸烟。张老师的行为(  )。

A.正确,课间休息时间属于教师私人时间

B.正确,教师又没在教室吸烟

C.不正确,教师不能在学生活动场所吸烟

D.不正确,教师只能在办公室吸烟

23、农村学校教师黄某在课堂上使用本地方言进行教学。黄某的行为(  )。

A.合法,都是农村学生,用方言讲课更容易与学生沟通

B.合法,只要教学效果好无所谓哪种教学语言

C.不合法,违反了教师应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规定

D.不合法,教师应该使用普通话

24、某校教师李某对学校管理制度不满,在学校召开的教师教研会上公开指出学校某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学校以其扰乱学校正常秩序为由,给予李某警告处分,并扣除当月工资。李某对于学校的处理不服,准备提出申诉。李某申诉的机关应该是(  )。

A.学校纪委

B.人民政府

C.公安机关

D.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25、某小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征求家长的意见之后,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重新编排了班级,设立了重点班。该校的做法(  )。

A.正确,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B.正确,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C.不正确,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

D.不正确,各个班级的资源配置应该一样

2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学校

B.人民政府

C.家长

D.社区

27、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内受到人身伤害,幼儿园或者学校承担(  )。

A.过错推定责任

B.过错责任

C.无过错责任

D.公平责任

28、因为小明和同学在课堂上窃窃私语,李老师罚小明站着听课一天。李老师的做法(  )。

A.正确,教师有教育教学权

B.正确,教师有恰当地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29、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在于(  )。

A.教育能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经验

B.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C.教育能够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教育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

30、西周时期我国教育呈现的特点是(  )。

A.以僧为师

B.统一大学

C.官师合一

D.以法为教

31、“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32、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C.社会发展的需求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3、19世纪在欧洲国家兴起了一种学制,将学校系统分为两个互不相通、互不衔接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这种学制的类型属于(  )。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分支学制

D.多轨学制

34、某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个别差异等制订教学计划,关注学生的发展。这表明该教师在成长阶段中处于(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自我阶段

D.关注情境阶段

35、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分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属于(  )。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运作的课程

D.经验的课程

36、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工具书、网上检索查询、学术动态综述等属于(  )。

A.工具性文献

B.事实性文献

C.理论性文献

D.政策性文献

37、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有统一和固定的教学内容,在固定的时间单位内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特朗普制

38、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39、在一个时间较长的学习阶段之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了相关的测试题,以此测量生对本学习阶段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法是(  )。

A.过程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40、远处的出租车向你驶来,出租车在远处看起来比较小,到近处看起来比较大,但你不会认为出租车时小时大。这是知觉的(  )。

A.大小恒常性

B.颜色恒常性

C.形状恒常性

D.以上都不对